“藍天不是等來的,而是拼出來的!”2月24日,生態環境部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當前大氣污染防治的熱點問題時說道。2024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穩中向好:改善幅度大,全國PM2.5濃度為29.3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為87.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0.9%,都優于年度目標。為了完成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目標,推動“清潔取暖”成了治污減排的一項重點工作。
近年來,北京、天津、山東等多地密集出臺政策,明確鼓勵以空氣源熱泵等電氣化設備代替傳統燃氣鍋爐,推動建筑供暖清潔化轉型。近日,北京等地出臺《藍天保衛戰2025年行動計劃》:推動燃氣壁掛爐供熱小區試點電氣化替代,新建筑新能源供熱裝機不低于60%,推動碳中和目標下清潔低碳供熱技術的應用。
熱泵地暖機成為替代燃氣壁掛爐的重要設備
傳統燃氣供熱依賴化石能源,不僅碳排放高,而且面臨價格波動、進口依賴等風險。數據顯示,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超47%,2022年國際天然氣價格暴漲更導致多地供熱成本激增。相比之下,熱泵地暖機以電力驅動,其能效比可高達425%,碳排放趨近于零,與綠色電力結合后甚至可實現近零排放。因此,熱泵地暖機成為替代燃氣壁掛爐的重要設備。
能源轉型為熱泵地暖機注入發展動能
在全球能源結構加速向低碳化轉型的浪潮中,歐盟多國計劃2030年前禁售燃氣鍋爐;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發布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推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空氣源熱泵等供熱制冷應用。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45年全球超50%的采暖需求將由熱泵滿足。能源轉型為熱泵地暖機注入發展動能。
熱泵地暖機在應對氣候挑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溫室效應影響下,全球氣候變暖甚至威脅到人類生存。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元兇”。美國著名環境經濟學專家保羅·霍肯在其著作《再生:用一代人的努力終結氣候危機》中寫道:熱泵將熱量從空氣中抽出來,可以為家庭或整個建筑提供所需的全部熱量或熱水,并將能源消耗減少50%。如果用于驅動熱泵的電力是可再生能源,那么它可以減少95%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由此可見,熱泵地暖機的規?;瘧?,能夠大幅降低人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對于達成全球氣候目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熱泵地暖機在應對氣候挑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溫室效應影響下,全球氣候變暖甚至威脅到人類生存。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元兇”。美國著名環境經濟學專家保羅·霍肯在其著作《再生:用一代人的努力終結氣候危機》中寫道:熱泵將熱量從空氣中抽出來,可以為家庭或整個建筑提供所需的全部熱量或熱水,并將能源消耗減少50%。如果用于驅動熱泵的電力是可再生能源,那么它可以減少95%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由此可見,熱泵地暖機的規模化應用,能夠大幅降低人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對于達成全球氣候目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熱泵地暖機的崛起,不僅是供暖方式的迭代,更是能源體系重構的關鍵一環。當電氣化成為建筑脫碳的重要路徑,熱泵地暖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可選”變為“剛需”,成為助力“雙碳”目標達成的“綠色引擎”。